民歌採集

緣起 | 採集記錄

民國五十一年六月二十一日,聯合報新藝版「樂府春秋」專欄中,刊登了一篇史惟亮由維也納寄回台灣的文章-「維也納的音樂節」,文中提到當前音樂文化背景,完全地籠罩在「全盤西化」中,忘記了自己土地上的音樂,我們的音樂是沒有基礎的,而他也拋出了關鍵性的問題:「我們需不需要自己的音樂?」同年七月許常惠,即寫了一篇「我們需要有自己的音樂」來響應史惟亮。就這樣,奠定中華民族音樂的基礎-找尋音樂的根所激起一連串的民歌採集,拉開了序幕。

史惟亮、許常惠以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為根據地,招攬各界音樂研究同好與學生,推動許多音樂活動,包括:零星的民歌採集、文字思想傳遞、寒暑假音樂老師研習會…等。其中,民歌採集運動因資金限制採以零星採集方式,直到范寄韻加入而獲得大量資金挹注,得以成立中國民族音樂研究中心,專心推動「民歌」相關活動,自此民歌採集運動進入興盛時期,採集頻率變得密集,更曾在暑期推動長達約一個月的行動。

民國五十五年一月底,史惟亮會同李哲洋,和德國Spiegel博士到花蓮阿美族部落,進行一次勘測性的田野採集工作,同年冬天到新竹地區的賽夏族人地區採錄了「矮靈祭」的歌謠。民國五十六年六月初,李哲洋、李五男於花蓮縣瑞穗鄉富民村採錄阿美族音樂;同年七月,由史惟亮和許常惠分別領軍東、西兩隊,展開大規模的環島民歌採集工作,共錄下兩千首台灣地區的歌謠,而恆春民歌手陳達也是在此時被發掘的。史惟亮自己在訪談中這樣說到:「這些成績,不管如何,是目前台灣地區民歌最豐富的資料了。」<悲觀中的樂觀,p.31>

採集記錄:民國五十六年民歌採集記錄 (參考史惟亮執筆的東隊民歌採集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