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年級

國小 國中 高中

*根據篩選條件(可複選)或輸入的關鍵字,
可篩選出符合需求的教學內容。

奇美名琴音樂推廣列車

計畫簡介

克萊斯勒《吉普賽人》

國小
欣賞
欣賞
創作
世界音樂
古典音樂
樂理
國小-五(下學期)-藝術與人文
教案說明:

創作於1910年,克萊斯勒用一首古老的吉普賽旋律為主題寫成的。節拍變化豐富,自由的序奏展現了吉卜賽人的流浪和剛毅的性格特徵做出了很好的詮釋。您可透過此份教案欣賞多元文化音樂、學習大小調性及吉普賽小音階,並且知道重要製琴國家及城市,聆聽名琴的聲音。

樂曲解說:

這首拉威爾《吉普賽人》,是匈牙利名女提琴家耶莉‧達拉妮(Jelly d’Arányi)─天才型小提琴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之姪─的委託創作,1924年於倫敦首演。原作是為小提琴及鋼琴而寫,且所使用的鋼琴是一種名為「敲琴」(Piano Lutheal)的預製鍵盤樂器。這種鍵盤樂器最早出現於1920年左右,與拉威爾的創作年代同時期,琴身上有幾組不同音色組的裝置,藉由啟動鍵盤上的音栓,則可發出各種音色。由於其中有組聲音聽起來就像是吉普賽的樂器金巴隆(Cimbalo)。因此,拉威爾將這種樂器運用在描繪吉普賽人的音樂上,確實恰如其分;但「敲琴」很快地就被淘汰,儘管仍可購買到這種版本的樂譜。拉威爾在完成敲琴伴奏版本後,很快地又完成管弦樂版本,於同年11月巴黎首演;至於鋼琴伴奏版本,則於1925年由法國小提琴家索斯坦(Robert Soetens, 1897-1997)舉行首演。 在拉威爾那個時代,作品的標題「吉普賽人」與今日對它的定義有所差異。在當時社會環境,並不以嚴格地將之侷限於指稱「吉普賽人」,而是猶如其他拉威爾作品中的西班牙情愫,或莫札特音樂中的土耳其格調,乃用以代表某種盛行的「異國情懷」。此外,即如拉威爾一貫的精巧作工,提琴的音樂細膩嚴謹、變幻莫測。因此,儘管作品中沒有真正屬於吉普賽人的旋律,但卻洋溢著匈牙利民俗舞曲查爾達斯(Csardas)風格的濃濃異國風。本樂曲是一首將近十分鐘的單樂章作品,淋漓盡致呈獻浪漫晚期小提琴巨匠風采,在次將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1782-1840)、薩拉沙提(Pablo de Sarasate. 1844-1908)的不凡魔力呈現於世人面前。 本錄音以法國製琴師君‧弗朗索瓦阿德瑞克(Jean François Aldric, 1765-1843)於1795年製作的名小提琴演奏,忠實、成熟地表現樂曲慢速的淒美沉著、快速的華麗姿態。奇美典藏的提琴,成功地提供古今不凡成就的音樂家彼此交流對話的機會。

相關資源:
課程目標:
基本能力
  • 一、增進自我瞭解,發展個人潛能。
  • 二、培養欣賞、表現、審美及創作能力。
  • 三、培養表達、溝通和分享的知能
  • 四、發展尊重他人、關懷社會、增進團隊合作
  • 五、增進規劃、組織與實踐的知能
  • 六、激發主動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能力指標
  • 1-3-3 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 2-3-10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 2-3-6 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 2-3-7 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
教學目標:
  • 1.音樂欣賞
    • 1-1 能夠欣賞並尊重多元文化的音樂
    • 1-2 能夠區分不同民族風格的音樂
  • 2.音階辨認
    • 2-1 能夠分辨大小調與吉普賽小音階的區別
  • 3.瞭解樂曲背景
    • 3-1 能夠認識樂曲背景及作曲家生平
  • 4.介紹吉普賽小音階
    • 4-1 能夠瞭解吉普賽小音階其特殊的增二度音響效果
  • 5.尊重、分享與討論
    • 5-1 能夠發表對多元文化、音樂的了解與認知
    • 5-2 能夠蒐集不同的民族音樂

教案設計:教學活動設計團隊
設計時間:2011-04-20

典藏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
來源:奇美名琴數位典藏推廣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