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斯勒《中國花鼓》
教案說明:
這首《中國花鼓》是克萊斯勒到中國旅行時,看到街頭賣藝者敲打花鼓後,取用其節奏寫成的小提琴曲,描繪中國迎神廟會熱鬧喧擾的歡樂氣氛,在輕巧的斷奏和東方風格的旋律中,巧妙地插入半音階,使本曲的風格更為新鮮。您可透過此份教案了解小提琴演奏技巧,以及三段式結構和中國五聲音階。
樂曲解說:
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 1875-1962)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四歲由父親啟蒙學琴,年僅七歲就獲特別准許進入維也納音樂院(原定最低入學年齡為十歲),在校期間除了師事約瑟夫.海梅斯伯格二世學習小提琴演奏之外,也隨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 1824-1896)學習音樂理論並自修鋼琴。十歲自維也納音樂院畢業,獲校內小提琴比賽首獎。隨後轉赴法國就讀巴黎音樂院,十二歲畢業並奪得校內小提琴比賽首獎。從這時開始,克萊斯勒便展開了他的職業演奏生涯。 克萊斯勒屬於音樂史上少數天賦異稟的小提琴家之一,不論就讀音樂院期間或展開其職業演奏生涯之後,他練琴的時間都比一般小提琴家來得少。似乎他憑直覺就對這項樂器的性能瞭若指掌,自然而然的創造出無懈可擊的聲音。 這首《中國花鼓》是克萊斯勒到中國旅行時,看到街頭賣藝者敲打花鼓後,取用其節奏寫成的小提琴曲,描繪中國迎神廟會熱鬧喧擾的歡樂氣氛。此曲由三段式構成:急板的第一段,在細微的節奏上華麗地開始;中段是歌謠般優雅的音樂;隨後再回到第一段後結束全曲。克萊斯勒企圖在節奏上表現出中國花鼓的感覺;在輕巧的斷奏和東方風格的旋律中,巧妙地插入半音階,使本曲的風格更為新鮮。
相關資源:
課程目標:
基本能力
-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能力指標
-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
-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 2-4-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 2-4-8 運用資訊科技,蒐集中外藝術資料,瞭解當代藝術生活趨勢,增廣對藝術文化的認知範圍。
-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教學目標:
- 1.認識小提琴富表現力的音色
- 1-1 能說出小提琴不同音色的演奏方式
- 1-2 辨別不同小提琴演奏技巧
- 2.中國風樂曲《中國花鼓》介紹
- 2-1 能說出中國花鼓創作典故
- 2-2 能說出此曲特色
- 3.介紹三段式曲式結構
- 3-1 能說出三段式的曲式架構
- 3-2 能辨別二段式和三段式的曲子
- 4.認識中國五聲音階
- 4-1 能說出五聲音階的名稱
- 4-2 能分辨五聲音階的調式
- 5.鑑賞不同版本的中國花鼓
- 5-1 欣賞大提琴演奏的中國花鼓
- 5-2 能說出兩種樂器演奏的特色差異
教案設計:教學活動設計團隊
設計時間:2011-04-20
典藏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
來源:奇美名琴數位典藏推廣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