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創作

解說
器樂概述

史惟亮的音樂創作中,器樂作品數量較歌樂少,但歌樂作品多為小品,而器樂曲篇幅較長,類型包括有獨奏、重奏,以及合奏作品,創作的時間集中於民國60至70年代。其器樂作品中,獨奏曲皆為鋼琴所作,且獨奏與重奏曲多為絕對音樂;合奏曲則寫有標題,藉由作品標題的提示,引導聽眾了解其創作的意念;此外,亦有部分民歌改編而成的器樂曲。

史惟亮於1947年轉入北平藝專音樂科,主修作曲,師事江文也,這是他接受作曲正規性教育的開始。江文也可說是史惟亮的啟蒙恩師,影響了他一生創作的理念與方向,更堅定其民族主義的信仰。史惟亮在其著作《新音樂》一書之後記提及:在我追隨他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中,他已經給了我今天所能學到的一切預示。因此,史惟亮在音樂創作上充滿了本土自我色彩的展現,作品經常運用中國各調五聲音階的結合變化,使之成為多調或無調的複音音樂,這樣的方式在器樂曲中發揮得相當地淋漓盡致。相對於西洋音樂史上荀白克(A. Schönberg, 1874~1951)的無調性或多調手法,史惟亮這種混和的五聲音階亦可稱為一種無宮或多宮的五聲調式,再加上音樂織度、節奏、強弱等的設計,可說是以中國意念為基礎,並結合西方音樂之技巧,成功地融合了民族性與現代音樂精神。

樂譜
樂譜
樂譜
樂譜
樂譜
樂譜
樂譜
樂譜
史惟亮紀念音樂會:絃樂四重奏
絃樂四重奏

此部絃樂四重奏為史惟亮在維也納留學時期之作品,完成於1964年,首演時間在同年12月18日,為紀念維也納亞非學院新廈落成而演奏。1973年,則被選作雲門舞集林懷民之舞作「夏夜」的音樂,此次的演出在當時造成極大轟動,一共發表了八支舞作,其音樂全數採用國人之創作。史惟亮此作共分為三個樂章,整體融合了東、西方特色,結合中國傳統五聲音階調式與西方現代語法,樂曲中的速度及拍號變化亦十分頻繁。

第一樂章:

為四聲部的複音音樂,對位手法為音樂主要呈現方式,垂直的和聲式音程中,則以予人空心感的完全五度較常出現。結構上,可視為三段體再加上一段尾奏。樂曲一開頭,主題由大提琴奏出,此主題由五聲音階構成,七個音形成一個樂句...(全文)

第一樂章解說

第二樂章:

為一變奏曲,由主題(A)與四段變奏(B~E)組成。在主題段落中,拍號固定,而自變奏之段落開始,拍號在曲中時有變化。每一段變奏的基礎,來自於全曲開頭由第二小提琴奏出的樂句。B段中,主題樂句出現於開頭兩個小提琴聲部...(全文)

第二樂章解說

第三樂章:

此樂章中,主題與調性的安排相當自由,因此段落較模糊。樂章開頭出現的小三度及完全五度,為整個樂章的主要動機之一,另外,之後也利用了第一樂章之主題做發展。如同前兩個樂章,此樂章亦以對位手法為主,和聲式的呈現較少...(全文)

第三樂章解說

樂譜
樂譜
樂譜
樂譜
樂譜
樂譜
史惟亮紀念音樂會:前奏與賦格
前奏與賦格

這首鋼琴獨奏曲完成於1972年,屬於史惟亮晚期的作品。隔年,史惟亮接任了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現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團長,創辦了「中國現代樂府」-鼓勵國人創作、發表國人作品的系列音樂會,此作品也於1973年7月31日首次演出。

此首前奏曲以五聲調式為主,將各調五聲音階結合,使之成為多調的複音音樂。前三音(下三度再上四度)揭示了全曲的主要動機,這樣的三音動機不時在各種音高上出現。樂曲由單旋律開始,隨後加入另一聲部對位,接著音域拉寬,音響色彩漸漸豐富。樂曲中調性不斷游移,不同調式的片段並置,再加上音域、強弱等的改變,造就此曲特殊的音響變化與情感表現。此曲多以長樂句構成,經常性地大幅爬升或下行,自然地帶動音樂的高低起伏,亦為其特色之一。曲末回到與曲首相同的樂句,如同憶想般輕輕奏出。整體而言,此曲的形式結構及速度都相當自由,予人流暢之感,並富於幻想。

而此賦格為一首三聲部作品。主題樂句中,前三音是第一個動機,而接著的四音為第二動機,此外,同樣取自主題句中的小七度音程,還有完全五度音程,皆是構成全曲的主要元素。結構上遵循傳統分為三段:第一段中,主題輪流在三個聲部中完整出現;第二段開頭則以較強的力度與情緒奏出一句完整主題,其後多是片段式的呈現,或有所改變的主題句,以及以上述動機作音型模仿與變化發展,其中尤其強調開頭的三音動機。到了第三段,完整主題再現,在此段中大量使用八度音以加強音樂厚度與穩定感,最後樂曲結束在兩個主要動機的疊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