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創作
解說
電影配樂概述
鮮少人知,在史惟亮音樂創作生涯當中,曾接下數部電影配樂工作:包括1965年李翰祥執導的西施、1965年宋存壽執導天之驕女、1966年李行、李嘉、白景瑞合導的還我河山、1967年楊文淦執導梨山春曉。史氏會接下這幾部電影的配樂,主要的原因是好友-郭韌在這幾部電影擔任美術角色,因此推薦史氏擔任電影配樂寫作; 而其中還我河山導演李行亦為與史惟亮同為第一屆師大學生。
此時的史惟亮剛從維也納學成歸國,在異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處處觀察細膩、深刻反省,促使熱情澎湃民族思想已轉為實際成熟,從實際面思考如何實踐其理想:在音樂任何層面上盡所有可能恢復中國音樂文化上的身分。因而,當史氏觸角伸到在電影配樂創作上,竭盡所能的落實其理念:使用現代化的作曲手法,但仍在創作中使用中國樂器為配器,中國調式為素材,意圖想藉此讓社會再次體認到中國音樂的優美,正視自己的傳統文化。以下就史惟亮親自配樂的電影分析。
梨山春曉
影片大意:
描寫一個華僑青年回台灣探親,打亂了原本農村果園生活秩序的故事。片中男主角遇上純樸善良的農村女孩,彼此一見鍾情,然而卻碰到上一代的恩怨情仇。最後,他突破重重困難,愛情終得修得正果,過程中他也發現自己多麼熱愛台灣土地,決心要留在自己的土地上發展農業。60年代的台灣農業建設與農村風光都紀錄都在這部影片中。
配樂手法:
以降B音為首的羽調式貫穿全取曲,配器簡單:小提琴、長笛與合唱為主。作曲手法大同小異,小提琴旋律使用迴旋重覆音型,使用電子琴(或是豎琴)的滑奏墊底,長笛對比於小提琴,時而主奏,時而點綴。
西施
影片大意:
《西施》由知名導演李翰祥執導,劇情描述勾踐復國的歷史故事,場面相當浩大,為當年一大史詩巨作。此時負責配樂的史惟亮幾乎沒有任何電影配樂經驗,為此還曾赴日本學習。
解說:片頭曲
管弦樂團使用中國五聲與七聲音階為創作素材。可分為起承轉合四大段。開頭即表現出完整主題,由弦樂、合唱團引導出氣勢磅礡主題,與豎琴的輕柔回應形成明顯對比,彷彿訴說著西施的柔弱外表與堅毅內心;第二段承接擴張主題,中國調式更為明顯,在樂器的選用上加入中西方樂器對話─古箏與豎琴;第三段的雙簧管、長笛和豎琴的對話,改變音樂色彩,強烈的七聲調式,更顯露出惆悵淒涼氛圍。最後回到主題上,在一片高亢的合唱中,《西施》,拉開了序幕!
解說:范蠡初見小西施
此段描述小西施親眼目睹父親被吳國人惡狠狠的打死,在小西施悲痛欲絕時,范蠡殷切地囑咐著,要她一輩子記住亡國之恨與殺父之仇。當影片行進至此段高潮時,音樂瞬間停滯數秒,凝重氣氛使人窒息,爾後才由小提琴緩緩奏出悲愴之旋律。
解說:文種獻珍寶
描述文種為取得吳國信任,而向夫差進獻珍寶。音樂家利用明亮清脆的鐵琴音色,配以柔情似水般的豎琴,來表現寶物的晶瑩剔透。然而兩位主角各懷鬼胎,在配樂上使用不同樂器巧妙區別兩人心情:收到寶物的吳國大王,由長笛吹奏斷奏的三度旋律音程,輕盈又愉悅。懷有陰謀的的文種,則由雙簧管奏出圓滑旋律,詭譎又心機。